拼搏何止在疆场,执着国防展梦想
发布时间:2025-01-18 22:28:49 作者:鱼水情拥军爱警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人的一生,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犹如天上的流星一闪即逝。生命虽然短暂,但每个人都在演绎着自己的人生故事。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人只有奉献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奉献的生命意义。”
人民好战士雷锋同志说:“要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如今,有这样一位退役军人,他从军32年退役后,决定利用自己掌握的国防教育知识,在有生之年,广泛开展宣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要内容的国防教育,改变国防教育不全民的状态,为强国和强军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他就是甘肃昆仑国防教育宣传咨询中心创始人、顾问马连英。
绿色军营铸就铮铮铁军风采
一个人的言行,决定着一个人的格局。马连英的行为和自己的经历有关。
好男儿就是要当兵。怀着对绿色军营的向往,1980年10月,16岁的马连英和一批优秀青年积极响应祖国号召,依法参军,献身国防,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志,在部队这所大熔炉里绽放出了最璀璨的光芒。
在从军的32年里,马连英把青春和热血挥洒在实现强军梦的伟大实践之中,在军队这个大舞台上施展才华,在军营这个大熔炉里淬炼成钢,上高原、驻戈壁、守边防,努力成为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先后5次荣立三等功,6次受省军以上表彰功奖励,32次受到师团级表彰奖励,被授予上校军衔。
退役后的马连英原本可以选择相对轻松舒适的生活。可是作为军人,他不想无所事事混日子,他深知全民国防教育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所以退役后他利用军队所学当起了国防教育的义务宣传员。一辆自行车,一包国防教育知识读本,一台笔记本电脑,一份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国家安全的讲稿。寒来暑往他都骑行在兰州的大街小巷,向群众宣传国家安全和国防教育知识。
“国防教育的核心是爱国主义,一个公民首先要有家国情怀,要为这个国家的未来负责!”马连英讲述他多年来坚持宣传国防教育的初衷,在他看来国防教育不仅是普及相关政策法规,更是从内心深处对祖国的认同和热爱。
编印书籍宣传国防初心不改
清朝学者龚自珍在《古史钩沉二》中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伟大导师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是的,忘记祖国的过去,忘记民族的耻辱,就是背叛祖国,背叛民族!
早在2013年,马连英看到日本掀起购买中国钓鱼岛的闹剧,认为急需用国防教育及相关政策统一思想,引导大家理性爱国。他便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历时半年,编印出一套《国防教育知识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正式成稿。
编书谈何容易?对马连英而言最大的拦路虎是资金问题。为了支持马连英,他的爱妻以80万的价格卖掉了价值百万的房子,终于筹够了费用。2014年经军事谊文出版社出版发行。《手册》发行后资金已所剩无几,为了节约资金,他便自己搬运、装卸、包装、运送。这本知识《手册》,成为了各级开展国防教育的工具书,深受欢迎。
行万里路唤醒强我国防梦想
曾国藩《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少年强则国强。青春是美好的,没有使命感的青春便是贫血的青春。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在任何一个时代,青年都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怎样才能让他们认识到肩负的历史使命,怎么样才能使他们的青春光彩照耀人间,马连英认为:要重在青少年中贯彻落实国防教育法规,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国防故事,讲好军人故事,让广大青少年在活动中受教育,在宣讲中受感染。他自觉参加了省市区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宣讲团,坚持每年为青少年宣讲国防知识,鼓励青少年参军报国,去军营建功立业。
“侵华日军背中国老太太”“江苏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
书《语文读本》(必修三)中,把美国鬼子麦克阿瑟的一篇演讲文章放在了课本里”,“删除英模课文” 等等……,谈起近年来的毒教材事件,马连英表示:当前敌我争夺青少年的斗争越来越激烈,国防教育进学校就是要深刻借鉴苏联解体教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占领意识形态阵地,提振学生身心健康,不断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爱国主义思想以及英雄主义思想完美融合在一起,这样国家才有未来。
同时,马连英根据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生、社区群众实际情况,他认真调研针对不同类型精心备课准备教案,先后在党团活动日、民兵训练场、新兵集结地、中小学生军训日、社区群众集会和大学生入学培训等场所,为他们讲授国防教育政策法规的重要性、讲述祖国的国防史和国家安全战略方针,讲祖国的边防和海防,讲国家安全和军事思想,讲革命英雄和红色故事,中国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精神类讲课,国防历史、国防耻辱、中国边(海)防等国防类讲课,中国的强国强军目标等强军类讲课,讲退役军人退役不退色的优势和作为,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党和国家国防安全和强国强军的高度来认识,形成了自己的讲课风格。
十一年来,他行程十几万公里,足迹遍布福建福州、湖南长沙、广西崇左、百色、长春、大连等地,为兰州市35中、理工大学、七里河小西湖小学,兰州城关区广武门街道、盐场路街道,甘肃省湖南商会、青年企业家商会,兰州交通银行等单位讲党课和国防教育课,有6.3万多人现场接受了教育。被授予“全民国防教育优秀教员”,受到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退役军人事务部、国家信访局、有关省市国防教育办公室领导的好评。
时下,许多青少年对英雄概念模糊,认为英雄与自己遥远。马连英就将自己最喜爱的《英雄的赞歌》唱了起来,走到一所学校就唱到一所学校,唱到每个青少年的心坎里。兰州理工大学有位大学生说:“听了马老师唱的英雄赞歌,感到热血沸腾,情绪激昂,真像向英雄们一样去战斗!”也真正了解了英雄一词的含义。
我国长期的和平环境,许多人防奸保密意识淡薄,随意拍摄军营设施、武器装备和军队野营拉练,马连英便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用典型案例教育大家树立"间谍就在身边"的保密意识,厘清无意与失密、窃密与防范的关系和法规处罚,时刻绷紧安全保密这根弦,不触碰失密窃密的红线。
“东风导弹按照标准速度多长时间可打到美国?”“30分钟!”这是在兰州七里河区小西湖小学,一位小学生对马连英的回答。马连英最欣慰的就是唤醒了青少年的国防意识、英雄意识,再苦再累也觉得值得。
打造全民国防教育公众平台
每天早上五点左右,当太阳还没有升起的时候,马连英已坐在电脑前开始一天新的工作。编辑公众平台文章、回复网友留言、搜索热点图片,他的娴熟程度几乎和专业编辑无异。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如果不能用充满爱国主义正能量的信息占领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阵地,就会被不良腐朽的东西占领。他便从自己的生活费中拿出六万元创办了全国唯一的一家“甘肃昆仑国防教育宣传咨询中心”,对全民国防教育进行全方位的宣传、策划、组织和研究,写出国防教育提案20余件,交由甘肃、吉林、福建、河北、陕西、新疆等省市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交两会,列入省市自治区和国家重点建设或考察督导检查项目。
针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他又拿出1.5万元,创办了全国唯一《爱国尚武》(原为国防教育、全民国防教育)微信公众平台,《长城国防教育》微信公众号,2018年投资2万元创办了《国防教育网》小程序,每天发送充满正能量的、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的图文消息,供广大人民群众阅读,固定粉丝近十三万人,阅读最多时超过6187247人,形成了国防政策、国防形势、新兵征集、老兵故事、国防教育等专题或标签,为了使广大粉友及时性收到正能量的国防教育资讯和党和国家相关方针政策,他积极配合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开展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克服前期五年没有手提电脑,外出办公、开会、扶贫时信息不通,没有网络等困难,不管多晚多累,甚至步行二三公里,都要找网吧,及时保证每天信息的更新。

新形势下,信息传播快、渠道多,马连英便开通了国防军哥强国梦的个人微博、头条、抖音、知乎等自媒体,每天推送国防教育及正能量方面的文章和自己的感悟心得,收到了比较好的社会效果。其中《我的中国我的党》、《建议“国歌”唱起来》《我是邱少云的战友》、全民国防教育日倒计时提醒及组织开展相关活动主题等文章,开展国防教育“五进”(进机关、进学(党)校、进社区、进企业、进社团)及国防教育万里行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全民国防教育的不断落实,为解决全民国防教育不全民的状态提供了依据。
“深化全民国防教育”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基本要求。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公众平台就是要提升全民国防教育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我们的国防是全民的国防,应该是立体的、全方位开展好这些具体工作,把全民的国防教育推向全民社会的各个层面。”马连英坦言道。
唱响英雄赞歌奏响激昂旋律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每每听到这样的歌曲,总会让人心潮澎湃,油然而生一种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可马连英渐渐地发现,似乎只有学生还能够在近现代史的学习中,深刻的记住类似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需要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流血牺牲换来的等等这样不能忘却的历史。
我国独生子女多,溺爱严重,出现了肥胖、“娘娘腔”、不知道英雄等不良现象。对此,马连英高唱《英雄赞歌》现身说法教育青少年崇尚英雄,担当责任,为国学习的革命情怀。由于他的坚持不懈努力,他被省市区评为“关爱下一代五老宣讲团”成员。
马连英痛心疾首地表示,不管到任何时候,英雄主义、民族主义不能消失,国家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柱,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每个共产党员的职责。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学校讲课,他不但唱英雄的赞歌,还将《手册》免费送给学习积极的同学和战士,据统计,近年来,他为酒泉边防营、兰州广武门街道、兰州战役纪念馆、兰州八路军办事处等单位和个人免费送同了769册,价值达三万四千多元。
为了鼓励更多青少年热爱军营,献身国防,马连英还在工作学习之余,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了一部中篇纪实小说《边关行》,电影剧本《参军》,编撰了一部《趁青春去参军》的书稿,这些将由相关单位择机出版发行和拍摄制作上映。
“位卑未敢忙忧国,传播只为强国防。国家强大是我的梦想,国防安全和国防真正强大是我终生追求奉献的目标,对全体公民依法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是我不懈努力的方向。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十多年了,马连英依然乐此不疲的在自己喜欢的事业中兢兢业业地继续努力着,撰稿、选稿、编辑、排版,每天很忙碌却也很充实。为了国防,他义无反顾,砥砺前行,只为了每个人心中的国防梦。他说:这件事情我要一直做下去,做到老,直到干不动,讲不动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