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中心>最新资讯

京晋冀三地资源打通,军人军属福利升级!

发布时间:2025-08-30 17:45:16 作者:鱼水情拥军爱警

“强强联盟,和合共生,合作共赢。”8月26日上午,在山西省爱国拥军促进会第一届第五次会员大会上,一场意义非凡的签约仪式正在进行。北京市、山西省、河北省三地爱国拥军促进会齐聚红色革命圣地左权县,共同签署了《京晋冀爱国拥军社会一体化战略联盟合作协议》,这标志着京晋冀三地社会化爱国拥军协作迈入了崭新阶段。

会上,北京市爱国拥军促进会会长郑静,山西省爱国拥军促进会会长陈俊生,河北省爱国拥军促进会会长兰保良分别代表三方,郑重地在协议上签字。那一笔一划,不仅是文字的书写,更是三地爱国拥军决心与承诺的体现。



image.png


三地爱国拥军促进会会长共同签署《京晋冀爱国拥军社会一体化战略合作联盟协议》。李德营 摄

精准对接退役军人就业创业需求

为了更好地服务退役军人,三地整合优质企业资源,建立了“京晋冀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岗位信息库”。这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定期发布京晋冀有关企业、拥军示范单位的招聘需求,并精准定向推送至三地退役军人手中。


同时,三地还联合开展退役军人技能培训,结合各自产业特色,开设了电商运营、机械维修、家政服务等定制化课程,真正打通了“培训、认证、就业”全链条。例如,在电商运营培训中,退役军人可以学习到最新的网络营销技巧,从产品上架到客户服务,再到物流配送,都能得到系统的指导。此外,三地还搭建了创业扶持平台,共享创业孵化基地资源,为退役军人创业项目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扶持、市场拓展等一站式支持,助力他们在跨区域就业创业中实现自身价值。


深化地域红色资源联动传承


京晋冀三地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这些资源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串联起了三地的爱国拥军情怀。此次协议签署后,三地将联合打造“京晋冀红色拥军教育线路”,把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山西八路军总部纪念馆、河北西柏坡革命圣地等核心红色景点紧密联系在一起。组织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及青少年开展跨区域红色研学活动,让他们沿着这条线路,亲身感受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和伟大精神。


同时,三地还将定期举办“红色故事宣讲会”“抗战精神论坛”“学英雄忆英烈书画摄影展”等活动,邀请三地红色专家、抗战老兵共同挖掘整理地域红色故事。通过线上直播、线下巡讲等形式,让红色基因在跨区域传播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凝聚起爱国拥军的强大思想共识。


image.png

原八路军769团一营教导员王亚朴之子、上海油画雕塑院原党支部副书记王欣,以亲历者后代的视角,在左权将军塑像前生动还原了那段烽火岁月。王晓忠 摄



建立全方位互学互助机制


为了共同提升社会化拥军水平,三地建立了全方位互学互助机制。开展三地拥军工作经验交流“互访月”活动,每年组织骨干力量赴对方省份考察学习社会化拥军、优抚政策落实、拥军企业培育等先进做法,形成“问题共研、经验共享、难题共解”的协作模式。针对拥军工作中的共性问题,如军人子女异地入学、军属跨区域就业保障等,组建三地专项工作组联合攻关。例如,在解决军人子女异地入学问题上,三地通过借鉴彼此成熟案例,优化本地服务方案,让军人子女能够顺利入学,无后顾之忧。此外,三地还将定期评选“京晋冀优秀拥军项目”,推广三地协作中的创新举措,共同提升社会化拥军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此外,协议还明确了整合媒体、企业、志愿者等社会力量,联合开展拥军宣传与慰问活动。搭建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政策、红色教育及医疗保障资源的互通有无。建立定期会议与互访机制,交流经验、共研拥军课题。根据协议,三地将轮流设立联盟合作办公室,统筹决策,负责日常协调,每年制定工作计划并开展成效评估。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下一步,在三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指导下,三方将聚焦部队建设需求与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实际困难,不断探索社会化拥军新模式,推动资源跨区域高效联动,切实提升服务国防建设、保障优抚对象的质效,以一体化协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为新时代爱国拥军事业注入协同发展新动能。


(原标题:京晋冀三地爱国拥军促进会强强联盟,共谱合作共赢新篇章)

来源:中国双拥微信公众号】